焦家宗親酒
焦氏宗親酒
焦府家宴酒
關于焦氏
焦氏圖騰釋義 【釋義】焦的本義是烤小鳥。甲骨文金文中焦字就是放在火上烤著的一只鳥。焦字又引申為火烤后的焦枯狀態。 【起源】西周初周武王立國之后,封神農氏后代裔孫于焦,建立焦國(今陜縣的焦城),春秋時被晉國所滅,其后代以國為姓,遂為焦氏。 得姓始祖:焦伯 始 祖 地:河南陜縣 郡望堂號:中山、廣平、馮翊;三詔堂 當今排序/人口:第133位/約133萬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150位 現存家譜:19部【焦姓的起源】
焦姓是神農氏的后裔。焦氏的得姓早在周朝之時,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華夏古老姓氏之一,也是南夷的大姓之一。周朝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諸侯,除分封有功之臣及王族外,還分封前代圣賢之后,經查訪,他找到神農氏的嫡系后裔,就將其封于焦,建立焦國,因其為伯爵,故世稱焦伯。春秋時,焦國被晉國所吞并,其后子孫即以故國為氏,稱焦姓。他們尊焦伯為焦姓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始建于西周初年的焦國,春秋時滅于晉,于是子孫紛紛出奔,或北渡黃河進入山西,或西徙陜西,或向東北方向的河北、山東播遷。先秦時期,焦姓人于史書不顯,表現得較為沉寂。西漢時,見諸史冊之焦姓除梁(今河南省商丘)人焦延壽外,還有在《田延年傳》中稍微提了一下的茂陵(今陜西省興平)富人焦氏。東漢時,入載史冊之焦姓有焦觸、焦和、焦永,還有廬江(今屬安徽省)人焦仲卿,曾任河東太守的會稽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人焦貺。這些資料表明,此際焦姓除繼續繁衍于北方外,已有焦姓人在長江以北之安徽,長江以南之浙江等地定居。繁衍于北方的焦姓,逐漸發展成為河北中山(今定州)、廣平(今雞澤東)以及陜西馮翊等地的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有河東(今山西省夏縣)人焦先,梁人焦寶愿,安定(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人焦嵩,南安(今甘肅省隴西)人焦遺、焦楷父子以及氐人改為焦姓的焦明、焦度父子。說明此際社會動蕩造成焦姓南遷外,更多的焦姓經陜西避兵火于寧夏、甘肅一帶。唐代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使上述焦姓之郡望繁衍更勝。安史之 亂和黃巢起義以及五代十國雖造成焦姓人口銳減,但其繁衍播遷卻是呈小規模、無序的播遷,原因是藩鎮割據或各國分立,天下烏鴉一般黑,哪里還有戰火不焚燒的凈土。宋靖康之恥后,焦姓避居江東,繁衍于今安徽、江西、江蘇、浙江一帶,宋理宗時,有焦炳炎由安徽宣州遷居浙江嘉興。宋末元初,焦姓又不得不播遷于更廣泛的南方其他諸省。明初,山西焦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于江蘇、河南、山東等地。明清之際,焦姓人家大量出現于江南各地,同時人才輩出,聲譽響亮,使得迄今為止焦姓在南方各地一直都是一個著名的姓氏。如今,焦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江西多此姓,約占全國漢族焦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焦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
山西焦姓
長治縣西火與桑梓焦姓,系同源,桑梓焦姓由西火遷徙而來,清末西火焦姓為當地豪紳,因干草會農民起義一事入《長治縣志》。
桑梓焦志敏 焦馨伊
焦慮多少半夜醒 潞黎神農瀝星月
志短何必與名爭 焦姓周武賜伯爵
敏而好學曾經是 馨兒德藝且雙具
兄臨上黨雄山峰 伊人秋水亦博學
河北邯鄲焦姓
1、邯鄲市魏縣北皋鎮焦崗村焦氏族譜一一自明朝永樂年間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徙至此。始祖一一;高祖一一焦仲恩配吳氏;曾祖一一焦進祿配耿氏,供奉至今。由于受文革影響,個別先祖牌位丟失。其他尚存:十五世(皇清太學生焦望隆(1710陰歷2月19--1767陰歷5月15),字盛美,配王氏、趙氏(行二,1709年正月十三--1758年三月初十)、樊氏;皇清太學生非常,配李氏;蕧遠,配王氏;三元,配袁氏)。及先祖焦冠賢和其他一些信息不詳的牌位。十八世皇清邑癢生焦廣居(字雅音,1791年十一月初十--1872年五月二十三)配張氏。二十世焦友容配楊氏;焦肅容配董氏;等。二十一世焦崇武配張氏、李氏;焦文明配任氏、施氏;焦宗武配歷氏、楊氏、邵氏;等。二十二世焦金堂配崔氏、王氏;焦泰林配王氏;焦金貴配苗氏;等。二十三世有焦常春、焦常華、焦常義、焦常臣等。二十四世有焦廷恩、焦廷美、焦廷超、焦廷民等。二十五世有焦德新、焦德祥、焦德路、焦德友等……至今(2020年)該支焦氏家族已有承字輩成員,現有焦氏家族人數300余人。
現采用排字輩:容武金常廷,德世承祖昌,孝友繼家本,忠良振國光,起元重圣學,英賢列明章。
(一一焦常林、焦廷富、焦廷超等整理)
百家姓定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