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名稱: | 興仁縣人民政府更新時間:2023/8/4 21:58:43 |
網站名稱: | 興仁縣人民政府網 |
相近名稱: | 興仁人民政府網,興仁縣人民政府官方網站,錦繡興仁網,貴州省興仁縣人民政府,黔西南州興仁縣人民政府,興仁縣園區管理辦公室,興仁縣新聞中心,興仁縣政務服務中心,興仁政務發布,興仁縣微信,興仁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網站地址: | 興仁縣人民政府網 |
中文網址: | 興仁縣人民政府網 |
微信公眾號: | 興仁政務 (點擊查看該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 |
官方微博: | http://weibo.com/u/3175719932 |
辦公地址: | 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城北街道民主路20號 (郵編:562300) 〖查看該位置電子地圖〗 |
電話傳真: | 0859-6212066、0859-6213699 |
電子郵箱: | [ 暫無興仁縣人民政府的電子郵箱地址 ] |
QQ號碼: | [ 暫無興仁縣人民政府的QQ號碼 ] |
網站備案: | 黔ICP備11001721號 |
相關簡介: | 興仁地處黔西南州中部,是滇、桂、黔三省結合部的中心縣。全縣國土面積1785平方公里,興仁縣轄16個鄉鎮、286個行政村,居住著漢、布、依、苗、回、彝、仡佬等16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23%,農村人口站人口的94%,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興仁縣轄4個街道辦事處(東湖街道辦事處、城北街道辦事處、城南街道辦事處、真武山街道辦事處)8鎮(屯腳鎮、巴鈴鎮、回龍鎮、雨樟鎮、潘家莊鎮、下山鎮、新龍場鎮、百德鎮)6鄉(李關鄉、民建鄉、魯礎營鄉、大山鄉、田灣鄉、新馬場鄉)134個行政村、9個社區、19個居委會。2013年末人口52.8萬。有漢、布依、苗、彝、回、仡佬、瑤等16個民族,少數民族占全縣總人口的22%。 興仁歷史文化悠久。南齊置新城縣,屬西平郡。明洪武23年(公元1388年)置新城守御千戶所(原縣城關鎮)。清乾隆19年(公元1754年)設新城巡檢司,宣統2年(公元1910年)設新城自治公所。1912年置新城縣,1914年定名興仁縣。民國中后期和建國初期,興仁作為地區專署所在地,一度成為貴州西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重地。1982年建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后,隸屬黔西南州管轄至今。古往今來,興仁就有著燦爛的文化,交樂漢墓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魯礎營鄉古樸幽雅的三家寨道堂、縣城內曾作為兩湖會館的壽福寺等,向世人昭示了興仁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h內已確定的重點文物有57處,有放馬坪省級風景名勝區以及海子馬寶樹瀑布、三道溝萬畝竹海、屯腳鯉魚苗族風情村、巴鈴綠蔭河布依族風情村、東湖生態公園及縣城的真武山公園、劍平池公園等眾多景觀,具有較高旅游開發價值。 興仁資源十分豐富。有金屬和非金屬礦產21種,其中煤、金、銻、汞、鉈是興仁的優勢礦產。煤炭資源已探明儲量超過21.5億噸,遠景資源超過45億噸,是國家地質礦產儲量認定的“興仁煤田”,被列為全國2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黃金遠景儲量在100噸以上,貴州省第一塊工業黃金就產自興仁,是有“金州”之稱的黔西南自治州的重要產金縣。稀有金屬鉈儲量約為10萬噸,是目前發現的世界第一個富鉈中型礦床。水能理論蘊藏量9.7萬千瓦。 興仁自然條件優越?h境氣候宜人,縣境氣候宜人,屬亞熱帶溫和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空氣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海拔1250-1500m,年平均氣溫在15.2℃,年日照時間達1552小時,年降水量1300-1450mm,無霜期269-300天,雨熱同季,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其中烤煙、薏仁米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我縣農民致富的重要產業,薏仁米成為國內最大的生產集散基地,被中國糧食協會授予“中國薏仁米之鄉”稱號,“一米三葉兩果一園”初具規模,形成了一定的品牌。 興仁交通區位突出。歷史上的興仁,由于地處交通要道,商賈云集,商貿活躍,被譽為滇、桂、黔三地交界的“旱碼頭”。改革開放以來,興仁交通得到快速發展,309省道、313省道、關(嶺)興(義)高等級公路、晴(隆)興(義)和惠(水)興(仁)高速公路、正在規劃的貴陽至興義鐵路貫穿全境,使興仁成為是黔西南州重要的的交通樞紐,縣境距南昆鐵路興義站42公里、鄭屯站51公里、貞豐白層港56公里、南盤江水運碼頭70公里、興義機場50公里,以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并舉的立體交通網絡逐步形成,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出來。 興仁這片古老而充滿生機的熱土,有往昔的輝煌,有今日的奮進,更會有明天的燦爛。興仁52萬勤勞智慧的各族人民,在團結、務實的縣委、縣政府帶領下,正朝著“建設經濟強縣、構建和諧興仁”目標邁進,為建設“富裕興仁”、“開放興仁”、“魅力興仁”、“誠信興仁”、“和諧興仁”、“幸福興仁而努力奮斗。 興仁,源名于《禮記·大學》“一家仁,一國興仁”。地處貴州省西南、黔西南州中部,位于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樞紐中心,全縣轄14個鄉鎮和4個街道,國土面積1785平方公里,總人口52.8萬。縣境資源豐富,區位突出。煤炭資源已探明儲量36億噸,遠景儲量超過45億噸,有“興仁煤!敝u;黃金遠景儲量超過100噸,是貴州省首個工業產金縣。南出越南等國直線距離約200公里,北上成都、貴陽、西出昆明、南下南寧十分便捷,是對接東南亞地區的橋頭堡,是西江上游經濟區的重要物資集散地。 作為盤江八縣中心和南下廣西、西至云南的必經之地,清朝中后期以來興仁的兩湖會館、四川會館、南京會館、江西會館曾商賈云集。清道光五年(1852年),縣城貢生張國華一首竹枝詞全面展現了縣城商業的繁華:“家家兒女紡綿紗,民聚川湖俗尚華。竟日機房歌唱滿,疏燈茶館話生涯!笨芍^“七省商財麋集”,興仁也冠以“商城”美譽。 興仁縣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豐沛,生態良好,環境宜人。自然景觀有碧草萬頃的放馬坪草場、氣勢磅礴的馬寶樹瀑布群、四季皆綠的三道溝萬畝竹海、絢麗多姿的麻沙河、碧波蕩漾的東湖生態園、古木叢生的真武山公園、雄奇險峻的梭江大峽谷等。“吉巴達文化藝術之鄉”大山大野場,除了觀賞“東方踢踏舞”之美譽的彝族“阿妹戚朵”,還可以感受到一個遠古民族在七月火把節里的狂歡;素稱“盛世苗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屯腳“八月八”苗族風情節和“二月二”布依銅鼓文化節,更能找到來自遠古的聲音和最為原生態的民族風情。 從奔騰不息的北盤江走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興仁漸漸成為盤江大地一顆耀眼的明珠。 興仁縣境春秋時屬牂牁國,戰國、秦、漢時屬夜郎國。唐貞觀八年(634年),設盤水縣治,屬盤州;唐天寶至南宋屬于矢部、于矢萬戶府。元朝時屬普安路總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筑興仁所城;永樂元年(1404年)屬普安安撫司,隸四川布政司;萬歷三十年(1602年),裁興仁城所。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設普安縣治于今縣城,屬安順府轄;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遷縣治于今普安縣城;乾隆十九年(1754年)設巡檢于今縣城,稱新城;嘉慶三年(1798年)設新城縣丞于今縣城,與普安分地而治,屬興義府轄;宣統三年(1911年),宣告脫離普安縣,暫設新城縣。民國元年(1912年)復設新城縣丞,10月,又廢新城縣丞,撥普安、安南、安龍、興義部分插花地設新城縣;民國三年(1914年)1月改新城縣為新縣,7月,定名興仁縣,設縣公署,屬黔西道轄;民國十七年(1928年),縣公署改稱縣政府。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縣城;二十七年移駐安順;二十八年復駐縣城。1949年12月19日興仁專署和平起義,縣境解放。 建國后,1950至1952年屬興仁專區轄,1953至1956年屬興義專區轄,1956至1965年屬安順專區轄。1958年12月貞豐與興仁合并,稱興仁縣,縣治設縣城,1961年7月恢復兩縣原建制。1965至1981年9月復屬興義專區轄。1982年5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立,興仁屬其管轄。 興仁縣氣候屬暖溫冬干型,因受各種因素影響,表現為高原型北亞熱帶溫和濕潤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無霜期長,雨熱同季。一般情況下,春季冷暖氣團交替出現,天氣很不穩定,常出現大風和倒春寒。夏季受東南面海洋濕空氣環流影響,南風多、濕度大、雨水較多,但熱量強度低。當西太平洋高壓西伸和海洋臺風在兩廣登陸時,會給縣境帶來降水。秋季持續時間短、降溫快,北方冷空氣較強時,南下形成秋風。當冷暖氣團勢均力敵時,常產生秋綿雨。冬季受西北和北方冷空氣環流南下控制,多北風,較冷的干燥大陸性氣團濕度低、降水少,常出現“干冬”現象。冷氣團南下路徑長,達縣境已趨于變性,影響不嚴重,但也有降雪、冰凍等現象。全縣常年平均氣溫15.2℃。7月最熱,平均氣溫22.l℃。元月最冷,平均氣溫6.l℃。極端最高氣溫34.6℃,最低氣溫-7.8℃。全年大于lO℃的日數243天,大于10℃的年積溫4588℃。 |